近日,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頒布了《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行業近八年來的一大盛舉,而且將以工程和試點的形式持續推進落地。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從四個方面對《方案》內容進行深度解讀。以下為解讀全文。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構建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近期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頒布了《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行業近八年來的一大盛舉,而且將以工程和試點的形式持續推進落地?!斗桨浮肪珳示劢巩斍傲闶蹣I存在的局部發展失衡、高品質供給短缺以及“內卷式”競爭等難題,經過嚴謹且深入的研討與論證,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詳盡且富有前瞻性眼光的政策舉措,力求全方位推動零售業邁向創新發展的新高度。
零售業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中居于核心關鍵位置,其發展態勢猶如“晴雨表”,與市場經濟的繁榮穩定休戚相關。零售業不但是商品流通的中流砥柱,更是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得以順暢運轉的核心樞紐。然而,鑒于其市場規模宏大無垠,經營主體紛繁復雜且數量眾多,零售業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現諸多挑戰,制約了零售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因此急切呼喚行之有效的破題之策。
值此關鍵節點,《方案》重磅出臺,精準回應了零售業當前面臨的困境,為零售業的轉型升級之旅注入動力源泉,有力助推行業沖破困境枷鎖,實現跨越式發展與革新蝶變。
一、政策突出了“新”
場景化改造方面,《方案》積極推動多種創新舉措,其中,“新形態”商業發展尤為突出,即鼓勵百貨店和購物中心進行“一店一策”改造,催生出融合型、時尚型等多種商業新形態,構建起集購物、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地標,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塑造了零售業的全新風貌,有力促進了差異化競爭格局的形成。
品質化供給方面,《方案》著力打造“新供給”模式。以消費者為核心,通過“以舊換新”“品質升級”等手段優化商品與服務供給,推廣國貨“潮品”以及設立特色專區專柜等,創造出更貼合民眾美好生活向往的消費供給內容,為零售業在產品與服務端注入全新動力,帶動整體供給質量的提升與升級。
數字化賦能方面,《方案》聚焦零售“新效能”的挖掘。大力推動實體零售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借助數字技術優化流程、開拓數字消費新場景,提供智能便捷服務并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下的云逛街等新模式,全方位提升零售運營效率與服務能力,助力企業構建數字化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在數字化浪潮中實現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
多元化創新方面,《方案》致力于培育零售“新生態”。鼓勵零售業態比例調整與功能拓展,發展“一店多能”及多種新模式,催生精品店、集合店等新業態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模式等。這些創新實踐促使零售業態更加豐富多元,形成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全新商業生態體系,為零售業的持續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二、政策體現了“實”
推動轉型升級方面,《方案》明確提出推動零售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實策”,即推動零售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通過優化商業設施、提升品質化供給、推動數字化賦能等實實在在的措施,助力企業提升服務質量與競爭力,促使其轉變發展模式朝智能化、多元化、個性化邁進。
拓展市場空間方面,政策有著顯著的“實效”。通過推動零售市場繁榮發展來助力企業拓展市場空間、增加營業收入,如改造提升商業設施、推廣品質化供給、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以激發消費需求,鼓勵新模式推廣為企業拓展線上市場創造機遇等,實實在在地發揮了作用。
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政策采取了諸多“實措”,通過推動供應鏈提升、優化流通渠道,通過加強供應鏈協同、推廣高效流通模式等,幫助企業實實在在降低運營成本,支持打造平臺型供應鏈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等,切實提升企業競爭力。
提供政策支持方面,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舉措帶來了“實助”,通過加大金融支持,為企業解決資金周轉的后顧之憂;優化經營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與繁瑣流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搭建交流平臺,促進企業間的信息共享與合作共贏。通過這些多維度且實實在在的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堅實可靠的政策保障,助力企業克服困難與挑戰,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三、政策強化了“鏈”
供應鏈提升是《實施方案》的重要內容,其中“供應鏈協同”尤為關鍵。政策鼓勵大型零售企業加強并優化流通渠道,借助全鏈條共管共享庫存、集采集配、統倉統配等模式以及企業間聯盟、發展自有品牌等方式,讓零售業在供應鏈層面降本增效,提升整體競爭力,而且方案的系列措施強化了這一協同,為零售業轉型升級助力。
其次,《方案》鼓勵企業發展自有品牌,通過打造自有品牌,企業能夠實現“供應鏈掌控”,借此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同時還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也是從供應鏈角度推動企業更好發展的重要舉措。
第三,《方案》支持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通過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實現對供應鏈的實時監控與智能調度,提高其協同效率和響應速度,從技術賦能角度讓供應鏈更好服務于零售業發展。
四、政策解決了“難”
首先,《方案》解決了“區域發展失衡之難”。針對零售業發展不平衡這一問題,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等方式,政策有助于達成零售業的均衡發展,助力企業跨越區域差異導致的發展阻礙,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其次,《方案》解決了“優質供給短缺之難”。針對優質供給不足的問題,借助鼓勵“以舊換新”、推廣國貨“潮品”等措施,政策積極提升零售業的供給質量,從而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使企業在產品供給方面得以突破困境,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方案》解決了“同質化競爭之難”。鑒于零售業“內卷式”競爭問題,通過鼓勵企業誠信經營、品質當先、服務至上,鼓勵企業調整業態比例、發展“一店多能”等手段,政策有效推動零售業的特色化發展和多元化創新,打破同質化競爭的僵局,為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開辟差異化發展路徑,促進企業的持續成長。
最后,《方案》解決了“運營成本高企之難”。針對零售業運營成本高的問題,通過加強供應鏈協同、推廣集采集配等高效流通模式以及借助數字化技術提升管理水平等方式,推動有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為企業擺脫成本壓力束縛、實現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薄读闶蹣I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是促進商貿流通創新發展、帶動全國零售業的整體轉型和創新提升的重要實施方案,該方案的出臺將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提供有力保障與支撐。